.
您所在的位置:首 页 >> 艺术体育  
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的台前幕后
.
www.0913.org   2016-11-13 21:24:45  王蕊  

  2016年10月29日是临渭区、渭南市乃至陕西省所有文化工作者值得庆贺的日子。当日,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,由渭南市临渭区纪委、临渭区文化广电局报送,临渭区文化馆精心编排的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,从全国5052件申报的第十七届群星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第十七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荣誉称号。
  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,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,自1991年设立每年举办一届。从2004年开始评奖纳入中国艺术节中,每3年举办一届,分为音乐、舞蹈、戏剧和曲艺等门类,每个门类分成人、少儿、老年三个组别。群星奖作为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,自设立以来,争夺异常激烈。尤其是在2016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,全国31个省市区、中央军委、武警部队、新疆建设兵团等申报的5052件作品参加群星奖比赛,而最终能获得大奖的只有20个,每个门类只有5个奖项。据了解,陕西省共计有21件作品参赛,最终只有临渭区文化馆的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(戏剧类)和陕西省艺术馆的《丝路欢歌》(音乐类)获得群星奖。
  临渭区文化馆作为一个县级基层文化单位,他们创编的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,为什么能在全国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?带着疑问,记者了解了《哎呀呀》的台前幕后。
  据临渭区文化馆馆长、非遗中心主任李红介绍,2015年初,得知2016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在我省举办,为展示临渭文化建设的新成就,挑战自我,为基层群众展示艺术才华,实现艺术梦想,搭建一个平台,在临渭区文化广电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,文化馆决定创编一部戏剧作品冲击第十七届中国“群星奖”。然而,这样一个决定,带来的却是一场异常艰辛的挑战之旅。
  一是选定一个好剧本。根据“群星奖”的报送要求,临渭区文化馆干部职工,通过讨论,统一了剧本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思路,即紧密把握时代脉搏,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切入点,通过典型的人和事,反映当前党的惠民政策在农村落实过程中的现状、经验、矛盾和问题,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性、艺术性、时代性的综合性剧本。文化馆没有聘请专业的编剧作者,而是由馆长李红亲自主创编剧。李红和甘婧同志先后深入到故市镇、阳郭镇,走访调查基层干部群众、业余文艺爱好者60余人次,经过多方走访调查,前后16次易其稿。于2015年8月完成了《一顿饭》剧本。该剧讲述的是一位县委书记深入基层,明察暗访低保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的特殊场景,塑造了一位心直口快且富有正义感的乡村妇女形象,折射出当今中国基层政权中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,也反衬并刻画了一位心系百姓、依靠百姓、深入基层、走群众路线的好县委书记形象。因为剧本台词里15次出现了陕西人的口头语“哎呀呀”,2015年12月,在专家的建议下剧本正式定名为《哎呀呀》。
  二是组建一支精干的演职队伍。《哎呀呀》剧本确定之后,文化馆人就开始了多方奔走,确定导演、演员、作曲、配器等前期的筹备工作。经过斟酌,他们把选拔演职人员的重点放在基层,先后从全区70余名群众文化工作者和300名业余文艺爱好者中,经过层层选拔,最终确定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演职人员共19名。其中导演:李宏安;作曲:陈强胜、李莉;配器:谭力;舞美:闫浩、陈宏;表演者:闫雪玲、柯文博、刘志政;辅导老师:吴根邦、谭建春。经过近半年的排练、打磨,于2015年9月30日临渭区国庆晚会上与观众见面,初次演出便获得观众的认可好评。
  为了使得这个作品更加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,剧组前后换了四次演员,排了四次戏。最终确定闫雪玲饰演杨嫂、柯文博饰演刘主任、刘志政饰演周书记。3位演员,从先前的不认识到后期的配合默契,在排练中相互切磋、相互磨合,有时候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、一个动作、一个眼神,他们反反复复地不停练习,不知疲倦。后来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:我们的演员排练得“着魔了”,经常在排练休息中“自言自语”。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,在“群星奖”决赛时《哎呀呀》才能在众多的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。
  三是倾力精益求精的排练。把《哎呀呀》打造成一部文化精品,冲击中国群星奖,是文化馆人梦寐以求的目标,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他们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和劳动,省、市、区各方,倾力为之鼓劲加油。
  在决赛前两个月,《哎呀呀》剧组就进入了最后冲刺排练阶段,所有剧组人员放弃了周末及国庆假期坚持排练,直到决赛结束。在排练中导演老师给每位演员不停的进行角色分析,不仅如此,剧组还下农村找农家大嫂、村主任以及镇上主管扶贫的领导聊天,3位演员们观察他们的角色原型,从中体会表演所需要的眼神、语气和动作。导演在排练时将每一遍排练中出现的问题都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,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,导演记录的本子就厚厚一沓……
  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是一部现代戏,运用的是当下的生活服装,应该说这部戏的服装、道具比起其他小戏的服装道具都比较好购买。但是不然,为了这部小戏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,《哎呀呀》所用的扫帚、桌布和围裙的花型颜色、椅子的高低样式、碗筷的形状、水瓶的大小,服装样式及颜色的搭配,这些都是导演以及辅导老师们一遍一遍进行的探讨,一遍一遍的试用,才出现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效果。
  录制初赛的视频时,为了调好灯光音响背景,剧组人员亲自动手把大剧院的灯光上上下下调试了十几次,演员话筒一一调试到最佳状态。只有15分钟的小戏,从上午10时一直录制到了晚上11时,整整用了12个小时,参与人员从未休息。
  复赛期间,他们更是分秒必争,拼命加油排练。离复赛还有几个小时,导演李宏安就把剧组人员拉到临时借用的一个排练场继续排练。在反复排练中,导演发现《哎呀呀》演出时间离15分钟的演出规定有一点差距,为了保证万无一失,决定把其中的一小段过门音乐裁剪一段,于是他亲自连夜上西安找人进行裁剪,以便演员能尽快适应。
  《哎呀呀》在排练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文化厅、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、临渭区委、区政府、区纪委、区文化广电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,市区文广局领导、区政府领导多次到文化馆看望演员、指导排练,区文广局局长靳军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,多次亲临现场,为演员加油、助威。鼓舞了剧组人员必胜的信心。
  2015年12月8日,举行了全国“群星奖”陕西省赛区比赛,全省有22支参赛队演出,《哎呀呀》荣获复赛戏剧类第一名。在经过剧本审查、全国公示后正式进入了全国“群星奖”的总决赛序列。2016年10月18日是正式决赛的日子,刚好适逢国庆长假之后,为了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,导演决定放弃休息,剧组继续排练,李红馆长带领班子成员率先垂范,全程跟随剧组排练,一一校对剧本字幕、音乐的起始与音调高低。副馆长芦卫红负责排练和比赛时伴奏的播放,他不是一名专业人员,由最先的不懂音乐,经过认真磨练,最终达到了音乐的起始精确到秒。伴奏的音量高低达到最合适的结合度,这些都是在排练期间和导演、演员一次次的磨合,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辛苦换来的。副馆长陈宏在这部小戏的16次改稿中,每次校对都是精确到每一个标点符号,从头到尾仔细核对,不允许出现一个字的错误。副馆长李莉和陈强胜老师对这部戏的作曲也是反复几次进行探讨、修改。最终在10月18日经过决赛,临渭区文化馆编排的小戏《哎呀呀》成绩进入全国决赛前五名。10月23日,经过文化部公示获奖名单,7日之后,正式宣告: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编排的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——群星奖。
  10月30日晚,国家文化部、陕西省人民政府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办了以“为人民抒怀”为主题的第十七届“群星奖”颁奖仪式暨历届群星获奖精品展演。文化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雒树刚,陕西省委副书记、省长胡和平出席了颁奖仪式并向获奖作品代表颁奖。临渭区文化馆馆长李红代表《哎呀呀》剧组上台领奖。
  《哎呀呀》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——群星奖,是临渭区乃至渭南市文化历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,代表了临渭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成就、新面貌、新起点。面对新时期文化建设新要求,临渭区文化馆始终秉承甘为人梯,服务基层、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,扎根基层,面向群众,在新的起点上,迈出新步伐,创造新辉煌。

珠海妇科医院
相关新闻
.
 视觉焦点
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的
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的
“戏曲活化石”华阴老
“戏曲活化石”华阴老
全国女子足球U14锦标
全国女子足球U14锦标
华阴市庆“八一”军民
华阴市庆“八一”军民
 文章排行
1. 秦腔小戏《哎呀呀》的台前幕后
2. “戏曲活化石”华阴老腔越“活”越出彩
3. 《家园》等三部剧目参加11届中国艺术节外出展
4. 两项全国水上项目赛事10月20日在大荔县启航
5. 纪念建党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市老年书画展
6. 省第六届暨市第三届小戏小品展演在富平开幕
7. 全国女子足球U14锦标赛(秋季)在渭开赛
8. 华阴市庆“八一”军民联欢文艺晚会举行
9. 永远的火车头射击场
10. 全国青少年“未来之星”体育大会开幕式合练